日晕三更雨
日晕三更雨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《登鹳雀楼》:“日晕三更雨,下为成都市”,意思是夜里虽是雨,但日头还没落下,太阳依旧升起,所以叫日晕三更雨。这句话用来形容异日奇景或者是天公作美。其实,日晕也被称为“日暈”,是日光通过大气中的水滴或者冰晶反射折射而形成,只是很罕见。
月晕午时风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:“楼前月色入秋池,影落孤鸿芦叶碧。半卷红帘子,风吹影起,疑是玉人来了此。小楼夜听金钩,闻人说夜有所思。川为静者谧,风送远者归。夜阑卧听风吹雨,铁马冰河入梦来。”其中“月晕午时风”一句被广泛传颂。月晕,是指月光反射到大气中水滴折射发生彩霞现象,俗称“月虹”,而在当时的观念下,认为人们抬头看到红白的月亮,是因为它被“炼丹”的道士净化了,所以才产生了“月晕”这个词汇,而午时则是古时候一个时辰的称呼。因为月晕往往在中午时分出现,所以此时一阵风吹来,月晕随之缓缓消散,因此唐诗才会这样写出“月晕午时风”的美好景象。
月晕午时风